新闻中心

阅师丨悦读时光 润泽心灵——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教师教育智慧,推动书香校园建设,12月9日下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锡西分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本次阅读分享会共有朱馨悦、孙存涵、朱昕怡、邹一丹、胡晓五位老师分享阅读心得,会议由教师发展处袁红玉老师主持。

6.jpg

  朱馨悦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唐江澎的《好的教育》,她从三个方面分享:答问的艺术——追本溯源,直抵心灵;教育的指向——活泼泼的生命;前路的光芒——心怀理想,我们始终“在路上”。

  首先,朱老师分析了唐校长在媒体采访这一场域中的回答艺术,品悟唐校长对于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真诚态度,在他的回答中看出了消解对立性、片面性和群体性教育焦虑的尝试。

她细致阐述了唐校长“成全人”的教育理念,强调精神的舒展和内外统一的重要性,进而联系到省锡中将儒家“仁爱”精神灌注到学生生命历程中的课程机制研究。

最后,她对唐校长所追求的教育过程平衡和学生均衡发展的理想表示了充分的敬佩,并以此激励教师群体当心怀理想,始终走在用生命影响学生心灵的道路上。

1.jpg

  孙存涵老师分享的书目为《我的阿勒泰》。作为教师,孙老师认为应该从李娟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力量。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发展需求,用爱和智慧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苏格拉底说,真正的教育一定是通向幸福的。孙存涵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初入学校的新教师,她还抱有着最初的那个想法——做学生灵魂的摆渡人。作为学生生命中某段时间的一个过客,老师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传递给他们什么?那一定是“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因为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之处,才会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

2.jpg

  朱昕怡老师分享的阅读书目是《小王子》。阅读《小王子》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个媒体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随波逐流,而忽视了内心真正的声音。《小王子》教会我们要勇敢地跟随自己的心,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不要让忙碌成为疏远彼此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她意识到,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我们应该保留那份纯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3.jpg

  邹一丹老师推荐的书目为唐江澎校长的《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邹一丹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省锡中学子,有幸在“成全人”教育理念浸润的校园中度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现如今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文字的形式再次感受唐校长的育人理念与实践,让她从不同视角获得了新的体悟。

  唐校长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成全人”,而不仅仅是追求眼前的分数和功利。每一个教育主体都应时常仰望星空,反思教育行为的目的与意义。教育的价值必须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和生命的关怀之上,这是教育哲学的核心。唐校长通过丰富的实践,如每天一节体育课、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开设“诚信超市”等等,真正将理念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的教育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育的真谛,葆有对教师职业的爱与责任,做有情怀、有智慧的教育!

4.jpg

  李娟老师的书充满了自然主义倾向与人文关怀,高山采木耳、遭遇蝗灾后的农民都充满“人”与“自然”边界的思索,极大契合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在胡晓老师以地理学科的视角解读下,《我的阿勒泰》别有一番地理特色。新疆是 “三山夹两盆” 的地貌格局;阿勒泰雪山是冬奥会将军山的“香槟粉雪”;草多牧肥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转场;金山美玉是阿勒泰丰富的矿产资源;壮丽风光和民俗风情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地理哲学。在那个远山淡影的阿勒泰,人很渺小,渺小到被山川草原淹没;人又很自由,山川大地不评价你,只是张开怀抱迎接你。

5.jpg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阅读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使教育更具活力,此次活动,通过阅读交流与思想碰撞,教师们在分享中领略专业的魅力,从阅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教师阅读活动,教师成长之路上惟有书香满径,方能润泽心灵,启迪智慧。



图文:朱馨悦、孙存涵、朱昕怡、邹一丹、胡晓、王婧渝

编辑:王婧渝

初审:左纯

终审:汤残云

发布:朱昕怡